魅力装扮教程

ABCD类合同搞不清?一文带你看懂CBA的合同分类

发布时间:2024-09-18

CBA联赛自2019-20赛季起实施了全新的球员合同制度,将国内球员的合同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类。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本土顶级篮球联赛正式迈入2.0时代,旨在实现各俱乐部财务透明,推动联赛向现代化企业方向发展。

A类合同,即新秀合同,是CBA球员职业生涯的第一份合同。无论是俱乐部青训培养还是选秀球员,都需签订此类合同。青训球员的A类合同最长可签4年,最短1年;选秀球员则最长2年,最短1年。薪资方面,青训球员年薪不得低于15万元,选秀球员最低为18万元。A类合同到期后,俱乐部拥有球员的独家签约权。

B类合同是球员职业生涯的第二份合同,适用于A类合同到期后继续在联盟中打球的年轻球员。此类合同最长可签5年,最短1年,年薪不得低于球员A类合同最后一年年薪的两倍。B类合同到期后,俱乐部拥有球员的D类合同独家签约权。

C类合同是一种常规合同,适用于不符合A、B、D、E类合同签约条件的球员。此类合同最多可签5年,年薪不得低于30万元。C类合同到期后,俱乐部同样拥有球员的D类合同独家签约权。

D类合同,即顶薪合同,是为球星们定制的高薪合同。一支球队最多可与三名球员签订D类合同,这三名球员的薪资必须是队内前三。D类合同年薪最高可达工资帽的25%,新赛季为800万元。D类合同到期后,俱乐部继续拥有该球员的D类合同独家签约权。

E类合同主要面向联盟中的老将,适用于年满34周岁的球员或年满32周岁且已为单一球队累计效力达12年的球员。此类合同最多可签两年,薪资不得超过队内三名D类合同球员中薪资最低者。值得注意的是,E类合同球员的薪资不计入工资帽。

CBA的合同分类制度与NBA存在显著差异。NBA的新秀合同通常为4年,而CBA的A类合同期限更为灵活。NBA的顶薪合同(超级顶薪)则主要基于球员的个人荣誉和表现,如MVP、最佳阵容等,而CBA的D类合同更多是基于球队内部薪资排名。

这一改革不仅实现了CBA联赛财务透明化,还最大限度地帮助各支球队留住自己培养的球星。对俱乐部而言,球星是最重要的资产,新制度下,球队在留住球星方面拥有绝对主动权,独家签约权让他们能掌控队内球星的整个职业生涯。

然而,这种制度也引发了争议。一些声音认为,过度保护俱乐部利益可能导致球员流动性降低,不利于球员个人发展和整个联赛的竞争力提升。未来,CBA可能需要在保护俱乐部利益和促进球员流动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