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多数国际足球赛事中,奏国歌是赛前必不可少的仪式环节,但细心的球迷会发现,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(英超)却鲜少出现这一场景。这引发了外界的好奇:为何全球商业化最成功的足球联赛反而不重视国歌仪式?
一、历史根源:俱乐部优先的文化基因
英超联赛诞生于1992年,但其文化根基可追溯至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。当时成立的诺丁汉森林、阿斯顿维拉等俱乐部,本质上是工人阶层的社区组织。"俱乐部忠诚度远高于国家认同"的价值观,从维多利亚时代延续至今。据英足总档案记载,1953年曾有议员提议在联赛中增加国歌环节,但遭到18家顶级俱乐部联名反对。
二、现实考量:全球化商业联盟的敏感神经
现代英超的球员构成极具国际化特征。以2023-24赛季为例,68.7%的球员来自非英国地区,曼城等豪门的外籍球员比例甚至超过80%。联赛运营方认为,强制奏国歌可能引发以下问题:
1. 外籍球员的认同尴尬
2. 北爱尔兰等地区球迷的政治敏感
3. 与联赛"World's Game"的定位冲突
"英超的本质是商业娱乐产品,不是爱国主义教育平台"——前英超CEO理查德·斯库达摩尔在2018年接受《卫报》采访时如是说
三、例外情况:特殊时刻的集体记忆
英超并非完全排斥国歌,在重大国家事件时会破例:
•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全联赛齐唱《天佑女王》
• 2022年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后默哀仪式
• 2023年查尔斯三世加冕特别纪念活动
这种"平时不刻意强调,关键时刻不缺席"的平衡策略,恰恰体现了英国足球文化中实用主义与传统的精妙融合。正如阿森纳传奇教练温格所言:"足球在这里既是工作日的信仰,也是周末的教堂。"
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