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 月 18 日成都青白江的蓉欧快铁起点旁,清华大学车队的张宇轩冲过终点线时,计时器定格在 2 小时 17 分 05 秒。2025 年蓉欧国际大学生自行车赛中,这位 21 岁的骑手以领先第二名 32 秒的优势夺冠,在来自 12 国的 86 支队伍中展现了中国大学生的竞技实力。
公路自行车赛的胜负藏在细节里。38 公里的赛道串联起中欧班列始发站与城厢古城,途中的 3 个爬坡点成为关键争夺区。张宇轩采用 "跟随战术" 保存体力,在最后 5 公里的 "凤凰湖爬坡段" 突然加速,凭借每分钟 105 转的踏频甩开大集团。"赛前研究了赛道坡度图,把最省力的齿比组合记在手腕上。" 他展示着贴在车把上的战术笔记说。
团队协作是夺冠的另一关键。清华大学车队的 4 名骑手分工明确:出发阶段由冲刺手领骑破风,中途两名副将负责补给和卡位,张宇轩则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。在 18 公里处的侧风路段,队友李浩然特意骑到他左侧挡风,两人的配合让风速影响降至最低。"自行车赛从来不是个人项目,没有队友的保护我走不到最后。" 张宇轩在领奖台上多次提及团队。
赛事的文化融合更具特色。赛道旁,中欧班列的集装箱被改造成临时补给站,志愿者为骑手递上融合中西口味的 "蓉欧能量棒";终点的文创区里,印有自行车图案的蜀锦围巾成为热门纪念品。来自波兰华沙大学的骑手亚当说:"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骑车,感觉就像穿越时空的交流。" 这场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,更是 "一带一路" 青年交流的桥梁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!